<我的金錢觀>
前幾天和威宇接受一個採訪,本來訪綱裡有一題是關於金錢觀,但當天聊著聊著好像也沒有討論這題,既然事前已經整理,就貼上來跟大家切磋
---------
錢,他是一個工具,他是今天我們勞動力的剩餘,為了換取未來的勞動力。但錢有兩個特性。第一是他會貶值,也就是說 30 年前的一塊錢,能換到比今天一塊錢還要多的東西。第二是錢也可以生錢,這就是複利。那怎麼錢生錢就涉及到投資
今天如果我們把格局拉大一點,不要侷限談錢,我們聊聊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東西,資本。資本乍聽之下跟錢沒什麼不同,但我理解的資本,包含了兩個重要的變數,一個是時間,一個是信用。你說一個年輕人他有沒有資本,他有的,他可以用時間去換累積出來,隨著時間經過,他可以累積出一缸子錢。那今天一位老人,你說假設巴菲特今天把他的錢都捐掉,身無分文了,那他就沒有資本了嗎?不對的,因為過去 60 年累積出了大量的信用,所以他還是可以透過信用去變出錢來
回到我個人對錢的看法。錢當然重要,以馬斯洛的理論,人類要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,才能往上去談自我實現,所以有足夠的錢是很重要的,但錢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說,他年輕的時候之所以急著賺錢,是因為他想要獨立。獨立是目的,錢只是幫助他實現獨立這件事情的手段
過去因為學投資,很迷複利。花錢都會想到,哇這一塊錢在未來 40 年以後可能變成幾百塊一千塊,就不忍心花。一直在累積那個數字。但慢慢明白,錢就是手段,重要的還是看你要幹嘛。巴菲特累積了 80 年,最後還是全部捐出去。所以你問錢在生活中,扮演的角色,那我就要問,你的夢想是什麼,你想要幹嘛。基本上,錢就是幫助你達成那個夢想的手段、工具